輔15 | 1h 43min | 2019.06.27 | 劇情、驚悚
《灼人秘密》Nina Wu
吟遊詩人濃縮影評:揉合追夢與MeToo議題的驚悚類型片,
充滿象徵性細節,值得反覆觀看的作品。
【趙德胤導演專題——Midi Z 作品選三之一】
「為了夢想,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?」
《灼人秘密》是我第二次看趙導演的作品,第一次是三年前的《再見瓦城》,
因應這次的單一導演專題,這幾天會再挖出《冰毒》。
《灼人秘密》是導演來台灣二十年,第一部全程在台灣拍攝的劇情長片。
關於夢想與愛情的故事,我們都看過很多,
但揉合了驚悚、懸疑和女性議題的電影卻不常出現在大銀幕上,尤其是台灣。
(坎城)
自從《灼人秘密》入選坎城「一種注目單元」,
世界媒體紛紛開始討論這部視覺風格強烈的類型片,
等待首映期間也不時看到趙導演和編劇兼女主吳可熙,
在網路上分享的心得貼文,讀到趙德胤導演與昆汀在坎城飯店討論的文字,
和吳可熙寫作劇本的心路歷程,於是愈來愈期待這部作品,
最後很幸運搶到《灼人秘密》在台北電影節的開幕首映!
和滿場觀眾一起觀賞電影演員最私密的告白,和惡夢浸透生活的永無止盡。
(台北電影節)
!! 微 雷 !!
觀眾跟著攝影機,從一連串的街景、捷運到女主角妮娜微微透著紅藍光的房間開始,
踏上她充滿壓抑、危險四伏的人生,開頭畫面再正常也不過了,
但被刻意放大的音效卻也由此融在每一個場景裡,
時時提醒著我們,妮娜的心理狀態其實一點也不平靜。
(灼人秘密)
鏡頭停在那張被貼在冰箱上,妮娜穿著藍色大禮服在紅毯上回頭的美麗照片許久,
煮菜水沸騰滾燙的聲音墊在背景裡,當妮娜接到經紀人馬克的電話,
下一個畫面切到兩人在餐館碰面,電影的時間線就此複雜化,
開拍前如惡夢的那一夜,化作破碎片段,與妮娜的現實生活互相交織,
我們只能透過鏡頭在窺視中試著拼揍,穿著紅色小禮服、神情不安的妮娜,
那一晚在旅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。
(灼人秘密)
電影充滿許多象徵性的元素,
沸水、燈罩中被灼燒的壁虎、各種水餃、休息室的蟑螂、狗和傷疤,
這些「符號」也以相同或不同形式出現在那一夜裡,代表妮娜創傷的觸發點,
如同鬼魅般如影隨形的3號女孩(夏于喬飾演),每一次出現,
也都逼著妮娜再次經歷如火般灼人的秘密,而全片大量使用的紅色調與刺耳音效,
也不斷推著觀眾感受妮娜從身體到心裡滿溢的痛苦。
(灼人秘密)
片中另外還有《小王子》的運用,展現了妮娜過去的美好日子,
但小王子與狐狸兩個角色的關係,也帶出了另一個折磨著妮娜的小秘密,
為何她無法和昔日的閨蜜Kiki(宋芸樺飾演)說上電話,反而只能感傷地使用語音留言?
《灼人秘密》的細節非常多,很適合多看幾次,
仔細觀察每一幀畫面與聲音,或許每一次捕捉到的會有所不同。
(台北電影節)
記得裡面有段妮娜在電話裡講述她的夢境,提到影后妮可基曼,
看完後回想,不知道這邊是否和#MeToo有所關聯,
或者妮可基曼恰巧是身為編劇的吳可熙(飾演妮娜)的偶像?
(灼人秘密)
睡眠的夢境會結束,然而當夢境已經與現實交融後,
處在半夢半醒中,無疑是最不痛快的慢性折磨。
(台北電影節)
趙導在映後時說到,「電影的一開始就是結束的時候。」
這樣的結構設計,幫助了電影欲表達的惡夢循環主題,
因為秘密驅使人似貪食蛇般吞噬著自己的尾巴,永無止盡,也永無止息。
(台北電影節)
(台北電影節)
(台北電影節)
rolling credits珊妮老師為電影創作的主題曲超好聽!不知道什麼時候發行,想再聽好多次
(補:)